本篇文章1281字,閱讀大概需要2分鐘
你是不是也刷到過這種攻略——標題寫著"三天瘦五斤",點進去滿是商品廣告?上個月我友人花三天寫的旅行攻略,閱讀量還沒她吐槽食堂難吃的友人圈高。今天咱們就掰開揉碎了聊,怎么把攻略寫成讓人不由得珍藏轉(zhuǎn)發(fā)的硬通貨。
## 開頭暴擊:別讓受眾前3秒就劃走
前兩天看到個絕殺案例:某母嬰號寫《2000元搞定寶寶周歲宴》,開頭直接甩了張旅館賬單截圖,放大標紅"被坑680元"的坐標。這種"先自曝黑史實"的寫法,讓文章打開率飆升到38%。記著這三個鉤子公式:
某美妝博主用第三招,把防曬霜測評寫成《在馬爾代夫曬脫皮的代價》,單篇帶貨87萬。重點是要讓受眾以為"這坑我可能已經(jīng)踩了"。
## 中間干貨:把廣告藏進救命稻草
見過最絕的操作是某旅行箱品牌的攻略:
這套組合拳讓轉(zhuǎn)化率比直推商品高4倍。記著新聞濃度公式:每300字必須出現(xiàn)一個數(shù)據(jù)/圖示/對比表。就像這篇攻略,你看完這段至少記著三個中心點了對吧?
## 收尾殺招:讓受眾以為欠你人情
萬萬別采用"存眷我看更加多"這種爛大街的結(jié)尾!試試這三板斧:
某本地餐廳用第二招,把美食攻略結(jié)尾改成"憑文章截圖送隱藏菜品",三個月新增3800個打卡視頻。最中心的是讓受眾以為"不轉(zhuǎn)不是中國人"。
## 避坑指南:三類自殺式寫法
上周看到個反面課本——某民宿攻略把老板吹成"絕世暖男",終局網(wǎng)友扒出他懟差評的談天記載。當初那篇推文成了行業(yè)笑柄,閱讀量卻是挺高,都是去看笑話的。
## 小白救命包:三個零根基東西
某數(shù)碼博主用第三招,把手機測評寫成《買頂配iphone的錢,夠組裝全套電競裝備》,批評區(qū)直接吵勺嫦妊。記著,制造沖突才可能激發(fā)傳播。
最新數(shù)據(jù)監(jiān)測表現(xiàn),含對比表格的攻略類軟文,平均閱讀時長多出47秒。但別學某旅行號搞十欄對比表,受眾根本記不住。就像我上面誰人三欄小表格,是不是剛好卡在閱讀舒服區(qū)?
下次寫攻略前,提議先翻出某寶差評區(qū)找靈感。那些罵"與描寫不符"的吐槽,才算是真實要求所在。對了,萬萬別在周三下晝發(fā)稿——別問,問就是血淚換來的流量低谷教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