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篇文章1139字,閱讀大概需要2分鐘
近來有個做母嬰用品的老板跟我吐槽:"投了十萬塊新聞流廣告,轉化還沒隔壁老王用軟文賣土雞蛋高。"這事兒讓我想起個經典案例——某國產護膚品牌用《慈禧太后的美容偏方》系列軟文,三個月販賣額翻了四倍。軟文的魔力就在于它不像廣告,而像友人遞過來的一杯茶。想知道這杯茶怎么泡?咱們往下嘮。
先整清晰你手里有哪些"武器":
范例 | 適用途景 | 典型案例 |
---|---|---|
故事型 | 品牌史實/商品研發(fā) | 《三代匠人保衛(wèi)的手工蠶絲》 |
測評型 | 功能型商品 | 《實測7款氛圍炸鍋,第三意外》 |
熱門型 | 迅速獲客 | 《<魷魚游戲>同款糖餅模具評》 |
學識型 | 構建專業(yè)形象 | 《99%的鬼不覺道的刷牙誤區(qū)》 |
客歲有個做智能門鎖的顧客,把商品融入到《獨居女性穩(wěn)當手冊》里,轉化率比直接打廣告高出200%。記著,軟文不是自嗨,得化解受眾事實癥結。
標題要像鉤子:對比下這兩個
第一段決議生死:看一看這一個終場
"上周三加班到清晨兩點,臉上的油都能炒菜了,直到遇見…"
比"XX潔面乳采用先進科技"強在哪?故事帶入感讓受眾自動對號入座。
軟植入要像毛細血管:某茶葉品牌的騷操作
在《宋代點茶與古代辦公室養(yǎng)》里,把商品特點拆解成"古人聰明":
見過最離譜的案例是賣老年鞋的往電競論壇發(fā)軟文價錢,轉化率0.003%。分享個四象限篩選法:
有個做寵物食物的友人,專門在萌寵博主批評區(qū)發(fā)"看似無意"的采專心得,三個月白嫖了20萬自然流量。重點不是鋪得多廣,而是戳得夠準。
教你個土老板都能懂的評定公式:
軟文代價 = (轉載量×0.3)+(咨詢量×0.5)+(長尾搜查量×0.2)
客歲幫某培育機構做投放,發(fā)現周五下晝3點發(fā)的女性職場文,誠然閱讀量不是最高,但留資轉化率比周末高出40%。真正的好軟文像老酒,越陳越香。
近來發(fā)現個新玩法:把商品仿單改編成《避坑指南》,比如說某清水器品牌寫的《裝了清水器反而抱病的五陷阱》,售后咨詢量直接爆線。這年初,說真話就是非常好的營銷。
下一篇 :窗外陽光正好,怎么發(fā)圈才能收割100個贊?
特別聲明:本站的所有文章版權均屬于文芳閣軟文發(fā)布平臺,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、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。已經本網授權的文章,應在授權領域內應用,并注明來源為:文芳閣。違背上述聲明者,我們將追究其相干法律責任。
標題:穿透流量的秘密:軟文營銷實戰(zhàn)指南
地址:http://wenfangge.cn/index.php?app=xinwen_front&act=one_xinwen&&id=110608